惠普生物“海參肽制備技術及產業化應用”獲評“化妝品產業創新技術”
近日,惠普生物憑借自主研發項目“海參肽制備技術及產業化應用”的技術成果,在化妝品產業科技創新評價中脫穎而出,獲評“化妝品產業創新技術”(中科評字[2024]第10225號)。
該技術突破了傳統工藝中提取效率低、活性成分易失活等技術瓶頸,通過專利酶切工藝等技術手段,實現了海參肽的高透皮吸收、高效提取和高活性保留,為化妝品開發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。專家組認為,該成果具有創新性、關鍵性、市場價值高、應用前景廣泛等優勢,將有力推動化妝品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。

近年來,隨著全球化妝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,我國化妝品產業的技術創新進程顯著加速,研發投入強度與專利產出數量呈現逐年遞增趨勢,科學驅動的品牌建設與產品研發已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流方向。消費者對化妝品成分、功效機制及安全性等科學屬性的關注度顯著提升,推動了市場向專業化、精細化方向發展。
在此背景下,“科技創新”已成為化妝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。為系統評估行業技術創新水平,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升級,“化妝品產業科技創新評價”體系應運而生,旨在為行業提供科學、客觀的技術發展指引。
攻克技術難題
從實驗室到產業化 - HPStide?
海洋生物因其獨特的生存環境,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特殊的遺傳代謝機制和化學防御機制,成為新結構或新活性天然產物的重要來源。其中,海參肽作為一種具有顯著生物活性的天然成分,富含多種氨基酸和膠原蛋白,展現出修復、抗皺、抗腫瘤等多種生物活性。研究表明,海參肽的天然活性成分在促進細胞修復、延緩皮膚衰老、抑制腫瘤生長等方面具有顯著功效,可廣泛應用于食品、醫療器械、保健品及醫藥等領域。
然而,受限于海參肽提取效率低、活性成分易失活、具有特征顏色及氣味應用難度大等技術瓶頸,其產業化應用長期面臨挑戰;而“海參肽制備技術及產業化應用”技術成果的成功研發,則徹底突破了這一行業難題,促進海洋經濟發展。
該技術成果由惠普生物與北京大學醫學部聯合研發,公司成立了海參原料專項課題研究組,并搭建了涵蓋生物原料及合成生物學研發、中試、應用及轉化實驗平臺,成功研制出海參膠原蛋白、海參多糖、海參肽三種原料,并順利完成定向酶切工藝、自研純化分離技術等專利工藝的小試、中試及轉產,首次實現海參肽原料的規模化生產,解決了行業原料供應難題,極大地滿足了市場需求,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。
本成果的核心在于采用特殊的酶解技術,高效提取海參生物活性成分,成功制備出分子量為2000Da以下的高純度、高生物活性的海參多肽原料,并將其命名為HPStide?,其中相對分子量 ≤2000Da 的海參肽比例 ≥90%。通過動物試驗和人體安全性測試,HPStide?被證實具有優異的透皮吸收性、高安全性、穩定性以及高抗氧化修復能力,是一種理想的皮膚護理活性成分,為化妝品、醫藥等領域的高附加值產品開發提供了強有力的原料支持。

差異化突破
打造專利技術壁壘
根據國內專利文獻及相關研究資料顯示,目前國內針對海參肽原料技術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實驗室階段,主要受限于海參肽生物活性成分較少、產量低、成本高昂等因素,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和實際應用。惠普生物通過自主研發的專利酶切技術,成功解決了海參肽原料分子量更小、更加有利于透皮吸收的技術難題,并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——《一種海參多肽在醫療器械的應用和制備方法》(專利號:ZL201911048630.5),成為國內首篇涉及海參肽在皮膚領域應用的發明專利。
惠普生物“海參肽制備技術及產業化應用”的技術成果已累計獲得4項中國發明專利授權,并牽頭制定1項團體標準,為海參肽的產業化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和行業規范。

自成立以來,惠普生物始終堅持以核心技術創新為驅動,深耕皮膚護理領域及創新原料研發。憑借20余年技術積累,研發團隊在原料開發、產業化設計及全產業鏈布局方面形成了深厚的技術沉淀。截至目前,已發表多篇關于海參肽原料的核心期刊論文,累計申請專利近47項,其中國內授權發明專利9項,并取得國家醫療器械注冊證26項,充分展現了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方面的領先實力,實現了企業營收穩步增長。
“海參肽制備技術及產業化應用”技術成果的突破性進展,標志著我國在海洋生物活性成分領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。該成果創新性地實現了海參肽原料的高效制備與規模化生產,不僅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,更為海洋經濟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道路。
在高端護膚品領域,該項技術成果則大幅提升了行業自主創新能力,打破國外長期技術壟斷格局,通過實現關鍵原料的國產化創造,有效降低了行業對進口原料的依賴,優化了護膚產品的生產成本結構,為我國化妝品行業發展注入強勁競爭力。同時,也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、更具性價比的護膚產品選擇,實現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的良性互動。
